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而四月二十四日也成为了中国航天日。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完成中国首次多人多天太空飞行任务,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施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2012年6月,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刘洋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开展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任务。2022年,即中国载人航天而立之年,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30年来,经过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中国人建造“天上宫阙”的梦想正在实现,星河浩荡,逐梦九天,我们追逐星辰大海的脚步仍在继续。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上的成就有目共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四个特别,就是历代航天人口口相传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航天精神不光适用于航天,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工作。而作为学生,我们更应学习这种精神。
首先,学习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我们不能贪图轻松,追求享乐,而要坚信今天的“吃苦”,就是明天的“幸福”。
其次,学习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以高昂的斗志和满怀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三,学习特别能攻关的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大胆创新,善于攻关,用顽强的毅力和胆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取得学业上的进步,为幸福人生增强实力。
最后,学习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幸福的人生不是一味地向社会索取,而是在自我奉献的基础上,回报家庭、社会对我们的培养,从而取得牢固的社会地位,实现人生价值。
逐梦浩瀚星空,凝聚奋斗力量。老师们、同学们,我们当赓续这“四个特别”的航天精神,勇立争当时代“弄潮儿”,让梦想和实干齐飞,让奋斗与荣耀一色,用青春书写出无愧于新时代的华丽篇章。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党支部 刘青